大众网记者 魏东辉 通讯员 代传春 王洪雷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济宁兖州区新驿镇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实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四心工作法”,集中精力打好矛盾纠纷、反电诈、重点区域等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推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小、见人见事见成效,平安建设新局面。

“党心”引领,强基层基础


【资料图】

新驿镇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员+志愿者”新模式,健全完善机关党员干部联村、村党支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三联”新机制,积极构建网格员主体、志愿者辅助、村民齐参与的“共治圈”,形成了一环扣一环的严密“组织链”。

同时,新驿镇大力实施活动场所提升工程,目前已建成的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入驻部门和业务窗口达到17个,涉及服务事项72项,并加快推进村级为民服务站、“和为贵”调解室深度融合,打通了法治建设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此外,新驿镇坚持把平安建设纳入对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千分考核指标体系,旗帜鲜明倡树“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导向,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质增效。

“法心”育化,优社风民风

新驿镇创新开展“驿路先锋普法行”活动,在坚持运用微信群、公众号或集贸市场、文化广场等线上线下手段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指导督导38个行政村均成立由“一村一”法律顾问、村党员干部组成的5人法治宣传队,常态化对群众开展普法教育,推动以案释法、普法惠民,全镇呈现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新气象。

今年以来,新驿镇累计开展普法活动100余场次,普及法律11部,受教育群众达到23000多人, 98%以上的矛盾纠纷实现了有效化解“不出村”。

“真心”为民,解急难愁盼

新驿镇探索建立群众诉求热线抢单、接单、办单红黄蓝 “三色”管理机制,速度、温度、厚度 “三度”办理机制和全面化定期排查化解、常态化沟通问访、网格化责任包保“三化”提升机制,“三个三”工作机制推动热线“连心桥”真正成了解决民生诉求的“暖心线”。今年以来,群众诉求热线办理结果回访满意度达到100%。

同时,新驿镇积极推动“未诉先办”,坚持以“小网格”筑起“大平安”、服务“大民生”,充分发挥286个网格“靠前一步”的“探头”作用,坚持将全面排查重点工作、民生需求、矛盾集中点等可能引发的诉求融入日常性工作中去,提前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和化解,做实服务群众的最小单元。今年以来,新驿镇及时解决网格内居民反映的民生诉求82件,王堂村第一网格获评“全市群众满意网格”称号,罗莎莎获评“全市群众满意网格员”称号。

此外,新驿镇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今年以来,镇领导班子成员在坚持以上率下,主动深入到管区、村、企事业单位和项目建设一线开展接访活动100余次,通过对发现问题的及时排查管控、提前介入调解,第一时间将70多件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变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为“送上门做好群众的工作”。

“民心”集聚,促共建共治

新驿镇坚持平安建设群众是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的思路,突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坚持把“八无”平安村(居)、平安守护九安工程、全镇无诈等主题创建活动,融入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形成了人人参与平安建设、护航平安建设的集聚力。

今年以来,新驿镇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整治过程中,辖区群众主动提供情报信息30余条,有70多人主动参与实施针对性打击防范集中行动中来,推动了相关问题的快速“清零”,为保障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加和谐安定的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