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金融考研百宝箱,今天讲解的金融431名词是准货币,


(相关资料图)

P1是名词解释的概念内容和关键词

P2是关于拓展理解和背诵技巧(重点⭐️)

P3是题目测试,大家可以根据关键词做完形填空,检测自己的学习程度~

名词内容

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根据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准货币为M2-Ml。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被称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核心定义

准货币是指一些非直接可用于交易的货币形式,包括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准货币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货币,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关键词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银行承兑汇票,M2,M1,近似货币,购买力

真题溯源

华东师范大学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中国人民大学2020

通俗理解

假设一个人将一笔金额为10000元的定期存款存入银行。这笔存款在存期内无法直接用于购买商品或进行交易,但在到期后或者根据约定提前解约,他可以将该定期存款转化为现金,从而成为可用的货币,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关联示例(eg银行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银行的一种准货币形式,存款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直接用于交易,但在到期或提前提取后可以转化为现金,从而成为可用的货币。

公式理解

准货币的划分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来获得,即准货币 = M2 - M1。

概念拓展

M2和M1:M2是包括M1在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纸币、硬币、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准货币。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纸币、硬币、活期存款。

真正的货币:指可直接用于交易和支付的法定货币形式,例如现金。

货币供应量:衡量经济中可供使用的货币数量的指标。

广义货币:包括准货币和其他可以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需要pdf的同学可以看p3然后戳戳小箱拿噢!

我是金融考研百宝箱~431专业课130+学长学姐团队

共同分享各院校431金融高效复习方法和笔记

不贩卖焦虑 只分享希望⭐️

#名词解释[话题]#  #我的考研[话题]#  #考研[话题]#  #24考研[话题]#  #考研资料[话题]#  #金融[话题]# #经济学[话题]#  #经济[话题]#  #每日一题[话题]#  #每日一练[话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