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湯液經>> 發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發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必自下,自,用也。下者即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屬桂枝湯證。外解,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屬桃仁承氣湯。
(资料图片)
桃仁承氣湯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苦平 大黃四兩,苦寒 桂枝二兩,辛溫 甘草二兩,炙,甘平 芒硝一兩,苦寒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半升,去滓,内芒硝,更煎一沸,分溫三服。
(本條桃仁承氣湯煮法說煮取二半升,不知道究竟爲幾升?疑,當考。)太陽病,如狂,其脈浮,屬防己地黃湯。本條經文已佚,《金匮》作“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殆叔和就斷簡殘句補綴其文如此。《千金》錄徐嗣伯《傳經方》,載治“語狂錯,眼目霍霍或言見鬼,精神昏亂”。足以诠明方意。而辭釆神貌去經益遠。今既無古本可考,特尋繹伊聖制方之旨,正其章句,改次經文。
防己地黃湯方 防己一分,辛平 桂枝三分,辛溫, 防風三分,甘溫 甘草一分,甘平右四味,以酒一杯,漬之一宿,絞取汁。生地黃二斤,{口父}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痛洩要方中用防風,此處亦用防風,不知防風之用爲何?疑,當考。)太陽病六七日,表證續在,其脈微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此熱在下焦,少腹當堅而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随經,瘀熱在裏故也。屬抵當湯。
抵當湯方 大黃二兩,破六片,苦寒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熬,苦平 蟅蟲去足翅,熬,苦微寒 水蛭堿苦平,各三十枚,熬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陽明病,其人喜忘,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雖堅,大便必黑,屬抵當湯證。
傷寒有熱而少腹滿,應小便不利,而反利者,此爲血。當下之,屬抵當丸證。
抵當丸方 大黃三兩,苦寒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熬,苦平 蟅蟲去足翅,熬,苦微寒 水蛭堿苦平,各二十枚,熬右四味,搗分爲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晬時當下,不下更服。
病者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可下之。假令下已,脈數不解,今熱則消谷喜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屬抵當湯。若脈數不解,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其人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爲有瘀血。當出汗不出。内結亦爲瘀血,病者如熱狀,煩滿,口幹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爲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此條各本無,今然《金匮》中錄出,補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