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已容不下滥竽充数的人,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范式转移的关键时刻,知识就是我们的最核心的价值。世界对我们有新的要求,我们要有新的准备。知识已不再是一门技术或者一纸文凭。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大家要有多层次、多维全方位的视野、慎思明辨、客观论证及逻辑思维,这是现实生活中可以来的成功方程式。

—摘自《知识——核心价值》


(资料图)

“抢学问”的李嘉诚告诉我们: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谁抢先一步谁就代表着成功。

我们都知道李嘉诚已经八十有余,但是仍然没有退休的打算,而且还在每天学习,他是一个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的企业家;获得华人首富之称之后,也没有任何的懈怠。

他是这样说知识的重要性: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坚持学习。白天工作再累,临睡前,我都要翻阅经济类杂志,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我的判断力由此而来。

为什这样说呢?判断力是从大量的知识还有信息中来?

李嘉诚是这样说的:不读书、不掌握新知识,不提高自己的知识资产照样可以靠吃“老本”潇潇洒洒的过日子,是旧时代不少靠某种“机遇”发财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态,如今已经不可取了。

李嘉诚说的这一点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爸爸妈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做生意,他们学历不高,只能是做传统的生意,他们很能吃苦,所以在我们村里也是数得着的;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商的冲击,传统生意越来越难做,而我爸妈也是因为年龄大了,在加上接受新生事物比较慢,并没有加入电商的行列,错过了电商的红利期;我也明白他们的不容易,并没有非要他们学习怎么做电商,毕竟爸妈慢慢年龄大了,也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一直做的还是传统生意。

因为不接受新事物、不接受新的知识,靠吃老本当然也能整挣一些钱,但基本都是“残羹剩饭”了;所以,只有坚持接受新事物,获取大量的信息,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李嘉诚是一个关注前沿知识的高手因为他坚信只有关注前沿知识才能强迫自己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做到是一只“快鱼”,他能去生产塑料花的国度抢占塑料花的核心技术正是因为他订购了《当代塑料》等英文塑料专业杂志,并且争分夺秒的学习、补充知识,不让自己与世界塑料花潮流脱节。

对自己严格要求,别人是自学,我是“抢学”

李嘉诚除了《三国志》、《水浒传》不看其他的小说,也不看闲杂读物,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他只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对别人来说是自学,对李嘉诚来说是“抢学”。

在这一点上我想很多的职场人都是惭愧的,包括我自己确实没有做到,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广泛应用,一有空闲时间就刷朋友圈、看娱乐新闻、看小说或者是刷短视频,总是说自己不够用,其实都是自己浪费了。

可能我们做不到李嘉诚的“抢学”,但是做到自律还是不难的,而且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企业规模的决定性正在逐渐弱化,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正日渐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才,而对于人来说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是持续不断地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我们工作以后都会明显的察觉出自己短板在什么地方,而这个短板会严重的影响到自己升职加薪的道路,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输入,即学习新知识。

有很多的人,包括我身边的同事还有朋友都会说我也想学,但是哪有时间,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做家务,上班时间还要忙工作,是真的抽不出时间。

其实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其实有很多的空档时间,比如工作完成以后还没有下班,比如小孩睡着以后,再比如午休时间等,只是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都被我们刷视频、看小说就打发了,并没有在意。

带我入门做自媒体的师傅我很佩服他,很多时候我半夜醒了会看一眼头条号,会看到师傅半夜发的文章、微头条或者是问答,他做的很成功,只要是发了阅读量都很高;我问过他为什么总是半夜发,白天怎么不发,他说“白天要忙工作,还要抽时间学习,最近在准备二建证书的考试,但是头条号我也不想放弃,只能是晚上少睡两个小时,年轻人精力旺盛少睡会也没事。”

李嘉诚说:非专业书籍我抓重点看。如果跟我公司的专业相关,就算再难看,我也会把它看完

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时间不够用,是没有用对时间,也没有用对方法,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做无用功上。比如你想提高自己的销售技能,却看的是管理类的书籍,看了半天觉得没用,就认为学习没用;比如说我的职业是人资,但是我对商业模式的书籍很感兴趣,总是想去看这类的书籍,看来看去,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没什么帮助,就会觉得无用。

作为上班族,我们白天要忙工作,晚上要照顾家,确实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更加需要“精、准、狠、快”的学习;李嘉诚学习看书的思路就很好,如果是非专业但是自己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只看重点,了解大意即可,如果跟自己的专业相关的书籍就是再艰涩难懂都必须强迫自己看完,并且看透,既然花了时间在上边就必须获得一定的启发,对自己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我在上家公司的经理,她就是个经典人物,要不然也不会在生完二胎以后迅速回归职场直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人事总监。那个时候我是刚接触人资工作,虽然有理论知识做支撑,但是实际经验少,她都会很有耐心的教我,我经常会在她的办公室的书架上看到好多关于人资的书籍,还有一些管理类的书籍以及时尚杂志。她跟我说过:不要以为上班了就不用学习了,上班以后你才发现学习才算是正式的开始,以前都是小打小闹,只有工作了,你才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么,有针对性的补充;当然了每个人还会有一些业余的小爱好,适可而止,不是说不让关注,关注重点,节约时间即可。

在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机遇,缺的是发现机遇的眼睛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说什么“领导是眼瞎吗、那样的人都能升职,而不让我升职?”“我什么时候才能遇到自己的伯乐?”或者“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领导还是不重视我?”等等类似“怀才不遇”抱怨的话。

其实你扪心自问一下,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在干嘛?你真的发现机会了吗?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不是你分内的工作,但是领导交代给你做,你却以“自己不能胜任”为由拒绝了。

2、你咋一直做的基础的管理工作,但是领导想要看看你能否胜任中层管理岗,但实际验证你不仅胜任不了,而且牢骚满腹。

3、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但是你却没有那个能力分辨,导致错失一个很好的机会。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们缺乏发现机会的眼睛,而真正要历练这双眼睛,需要的是什么?毋庸置疑—不间断的学习、关注前沿知识。

当你看到别人升职心里不痛快的时候,有没有真正的关注过你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他在干什么?是在看书还是在向前辈请教经验?所以在自己抱怨、发牢骚之前先看清事实,找出原因。

说在最后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了,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快鱼是什么?是能够不间断学习的步伐、紧跟时代前沿知识的人。

李嘉诚常常这样鼓励年轻人:一定要有探索的好奇心,英语一定要学好,才可以汲取新资讯,要听别人的经验之谈........我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专业作者在头条#

#职场百问百答计划#

#李嘉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