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1|幼儿园、小学停课已至


(资料图片)

人口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石,人口变化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现在,随着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幼儿园和小学已经感受到了影响。

这无疑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负面影响。

7月5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了各级教育学校、学生和招生数据。

其中,初中、高中、大学的数据均呈增长趋势。幼儿园和小学的数量、在校学生数和入学人数均在减少。

根据教育部数据:

2022年,幼儿园总数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1.90%。学前教育儿童4627.55万人,比上年减少177.66万人,下降3.70%。

幼儿园数量多年来首次下降。更为关键的是,去年幼儿园数量减少了177.66万所。

小学方面,2022年全国普通小学14.91万所,比上年减少5162所,减少3.35%。小学教席7.69万个,比上年减少6690个。小学招生1701.39万人,比上年减少81.19万人,下降4.55%;招生1.07亿人,比上年减少47.88万人,下降0.44%;毕业生1740.61万人,比上年增加22.58万人,增长1.31%。

学校数量、在校学生数、入学人数三项关键指标全面下降。

这意味着新生儿数量下降的影响已经波及到小学。幼儿园、小学停课时间已经上演。

02|趋势很难改变

事实上,公立学校的关闭一直在进行。

例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小学数量一路下降。2012年,全国小学数量为22.86万所。

数据:教育部

然而,当前小学数量下降背后的因素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过去,小学数量的减少是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发生的。毕竟,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将孩子安置在城市读书。农村大量小学被关闭,但城市却建起了大量不同的学校。

尽管小学数量在减少,但小学生数量的增长却低于人口红利。今天不同了,现在主要是因为新生儿数量的减少。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我国新生儿人口达到顶峰。但第二年新生儿数量开始下降。

到2022年,新生儿数量将降至1000万以下,仅为956万,比2016年的峰值下降46.4%。

数据:国家统计局

2016年和2017年出生的这群孩子现在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目前一年级的学生人数应该会受到影响,以后也会依次受到影响。

未来对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出来。

2023年高考,全国考生达1291万人。这一数字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98万。

数据:教育部

2023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与2005年左右出生的人数持平。2005年全国新生儿人口为1617万人,承前启后。此后,出生人口略有下降,降至1600万以下。直到2012年才再次超过2005年。2016年,达到了近二十年来的新高峰。

从出生人数来看,未来高考人数将继续刷新天际线,预计在2034年达到顶峰,2016年后随着出生人数持续下降而出现逆转。

财新预计,2036年左右,高考报名人数将开始大幅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人口趋势不改变,出生人数下降对大学数量的影响将在2036年后显现出来。

这一点完全可以参考日本人的做法。

日本的新生儿数量自1972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并持续至今。去年,日本的新生儿人数为770,700人,这是有统计以来首次低于800,000人。日本人口已连续12年下降。

在此背景下,公开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20年,近9000所学校永久关闭。

日本的大学也面临着重大重组。

据新华社不久前发布的消息称:

日本有200多所大学面临关闭。

日本已经在走老路了,这个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新生儿数量的趋势、人口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多年来一直提倡生育,但新生儿数量却在加速下降。因为压在年轻人肩上的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根本没有缓解。

结婚的费用和抚养孩子的费用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关于养育孩子的成本,根据友娃人口去年披露的数据,中国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的平均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人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这意味着每人的成本中国的人均抚养孩子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压力绝对是世界上最高的。具体到各个省市,甘肃是抚养孩子压力最大的地方。

一个家庭需要16.2年的收入才能把孩子养到17岁,相当于把家庭每年的收入都投资在孩子身上。

数据:友娃人口,国家统计局

如今,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就业、收入的不确定性,让很多新生代年轻人选择“四不”: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并且不要生孩子。

没有汽车贷款,没有抵押贷款,也没有下一代。网友戏称她为“绝世美女”。嘲笑的背后,更多的是悲伤。

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结婚人数创37年新低,意味着出生人口下降将加速。

有机构预测,今年出生人口可能降至800万以下。

这意味着幼儿园和小学关闭的情况将逐渐增加。

03|学区房首当其冲

学前班、小学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减少,首当其冲的就是学区房住房。

随着儿童数量持续减少,对学区的需求持续下降,顶级学区的房屋负担能力下降,难以维持高价。

事实上,顶级学区的房价已经大幅缩水。

比如,在上海,近日《每日经济新闻》撰文称,上海学区房的“最强地位”在市场低迷中已经丧失,一些溢价过高的学区房“价格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5年前。”

浦东新区名校明珠小学、浦东新区梅园片区“又老又破”的朱家滩社区榜上有名。前者从巅峰时期的15万跌落至目前9万左右的成交价,后者则从巅峰时期的20万跌落至目前的13万至15万。

深圳顶级学区的住宅也调整了不少。

去年,乐友家安排,在深圳百花小学和深圳实验中学的学区金茂丽都,二手房价格最高时突破30万元/平方米。

去年3月,部分业主将价格下调至13.7万元/平方米。。

深圳六大名校房区中,百花区、南二外大周边、深高北周边二手房成交价格跌幅最大,均在20%左右。

这种影响将逐渐传导到整个房地产体系,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加剧。

这种日益增长的情况不仅是由于人口减少导致住房需求减少所致。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住房也有剩余。中产家庭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去世后,他们的子孙还住房贫困吗?

人口见顶又下降,城镇化率见顶又下降,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四大利空因素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压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