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老师的三泡茶会,主角始终是茶,绝世好茶。

在岩茶圈,好茶的另一个标签通常就是“非卖品”。在岩茶的限价令出来之前,它们通常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天价茶”,而在限价令出来之后,又有很大的一部分天价茶,榜单茶变成了波波间里的“一折X”,“二折X”等等充满吆喝和噱头的引流款。


(资料图片)

但是对于一泡正经把山场和工艺都做到极致的茶,有没有一种可能,用更合理的方式和更多的人分享关于岩茶的极致。

这几年更多的非卖品选择了岩茶教室的三泡茶会作为自己和岩茶粉丝交流的一个平台,比如。

福州释外艺文空间

在福州,我参加过的斗茶局如果单纯从数量上说,甚至可能要比武夷山还要多。并且。

其实每年做远香的时候,我都会溜达到手尚工夫的厂里参观一下。远香是生长在慧苑深处的几株水仙种的野生老丛茶树。

在15年由陈志强采用单采单做的单株岩茶,当年是单株岩茶的首创代表。“远香”是岩茶教室八年以来,唯一亮相多次但是没有透露具体山场,甚至没有具体茶评的一款茶。没有具体的山场和照片,是因为厂家出于保护的原因,我们也能理解。

没有茶评,是因为确实不是每一款茶都需要Y老师去点评,可以把这个“玄念”(此处并非错别字)留个每一个亲自品评过的茶友,虽然这个机会真的不多。

据陈志强介绍,每年远香的成品数量都在200泡上下,按每泡茶有6个茶友分享,每年能喝到真正远香的同学不过就是1200个人。

打卡远香,也成为了福州真正岩茶粉丝的logo之一了,而这次的机会也仅仅能提供五个。

如果说岩茶是福州人炒起来的,在现代只是一个传说。但在历史上,这句话却是一个史实,就是见证了这个史实的地方。

福州也因为茶开启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1916年,台江开辟了第一条马路,联通了桥头、上下杭、苍霞洲、三保等处,在闽江及其周边水域等建了大量简陋的码头,当时福州叫道头,其中就有一个地名就是茶道。

今年的远香三泡茶会,我们邀请了特别的嘉宾,手尚工夫创始人陈志强的父亲,也就是“师父”这款茶致敬的师父,陈珍加老师傅以及手尚工夫新生代的制茶师,武夷岩茶传承者杨旸。

来自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泡茶水

说起惠山泉,懂的人自然都懂。

新品牌的老牌的泡茶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