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漫步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一带,道路中央的隔离带和两旁的绿化带上,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错落有序、俯仰生姿,葱茏的绿色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相关资料图)
实施道路绿化,让城市溢满绿,是南明区城市建设者的长远追求。在南明区主次干道的中央隔离带和道路两旁,规划种植有多种花卉和树木,这些道路也成为展示南明区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南明区遵义路、中华南路、瑞金南路、新华路、解放路、宝山南路、箭道街、市南路、沙冲路、都司路、二环路、老贵黄路、花溪大道等47条道路规划种植有超级海棠、木春菊、月季、腊梅、紫薇、北美红枫、银杏、冬青、罗汉松、香樟等花卉和树木。”据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科工作人员刘岩介绍说,截至目前,南明区道路绿化面积达到505859.57平方米。
为了对以上47条道路和4个广场的“绿化景观”进行更好的管护,南明区于2020年通过招标引入了一家公司,专门负责园林绿化管养工作。
“引进的管护公司主要负责对管养区域内的树木及花卉进行修剪、浇灌,清理绿化带里的垃圾,对老化、枯萎的树木或花卉及时进行更换、补种等。”刘岩说,对于引进的管护公司,她们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拨款”的制度,并严格落实巡查、考核制度,用严格的措施来保障“南明靓丽”。
2022年,南明区投资了1142.92万元用于47条道路的景观绿化养护及时令花卉更换等工作。“春夏季节,我们会在道路中间的部分绿化隔离带内种植超级海棠、杜鹃、绣球花、金光菊、夏堇、鼠尾草等;秋冬季节我们会种植三色堇、石竹、金鱼草、角堇等,以营造‘四季花开,四季常绿,四季分明’的美丽景象。”作为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参与者,刘岩颇感骄傲与自豪。
实施道路绿化是南明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南明区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做优生态“长板”,不断释放“绿色红利”,持之以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价值融合并进,全力绘就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丽景象。
实施道路绿化、呵护水环境、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垃圾分类、宣传绿色理念、打好蓝天保卫战……追“绿”的路上,南明区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又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百姓增收致富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子。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上,南明区积极探索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南明模式”,通过采取修建再生水厂、实施大沟治理工程、治理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等一系列措施,绘就“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画卷。
在推进垃圾分类上,南明区坚持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检验干部的作风工程,进一步提升其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在责任上再加压、措施上再加强、落实上再加力,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在产业发展上,南明区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紧紧围绕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绿色、高效的产业进行招商引资,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诠释绿色发展理念。
在宣传绿色理念上,南明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全区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环保执法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对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先导、基础、监督和推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南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道路要绿、公园要绿、山头要绿、河道要绿、产业要绿……绿色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南明区将继续坚持生态先行的理念砥砺前行,为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编辑 董佳星
二审 谭仕伦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