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承百年的慕尼黑车展(前身是法兰克福车展,简称IAA)在全球汽车圈都可谓“德”高望重,但这一届有些不同。丰田、本田、日产、通用等品牌缺席,好在中国品牌足够给力,和德国本土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一同撑起了场面。
(资料图片)
有媒体报道,IAA市场传媒总监坦诚表达了对中方合作伙伴的感谢:“历尽艰辛,帮我们邀请到如此众多的参展商。”这届慕尼黑车展的阵容也巧合呼应了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日系美系暗暗焦灼、德系求变、中国品牌开始占据主动。
01
中国方阵组团亮相,比亚迪阵容强大
中国汽车品牌正加快进入欧洲的步伐。这次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方阵由比亚迪、零跑、阿维塔、赛力斯、名爵、小鹏等车企组成;还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电池领域的企业。据统计,本次中国汽车企业参展的数量近乎上一届的两倍。
中国队中,比亚迪无疑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它一口气亮相了6款车型,包括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海外命名为BYD Seal U)、元PLUS(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海豚、汉以及腾势D9。其中海豹正式在欧洲上市,两个版本的售价分别为50,990欧元和和44,900欧元;宋PLUS EV冠军版也将在不久后与欧洲消费者见面。
通过海豹上市,比亚迪还向海外朋友介绍了自主研发的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如今,比亚迪已是全球车企和相关金融机构的重点研究对象。
比亚迪的来势汹汹让“德国造”们倍感压力,这种逼到家门口的秀实力比中国市场传递过去的数据变化更加令人焦虑;而中国消费者已经适应了比亚迪的遥遥领先。去年11月,比亚迪首次超越一汽-大众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
不仅如此,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崛起也压制了合资车型在国内的价格,让海外品牌无法在中国“躺赚”。风水轮流转,掌握新技术的国产汽车不再走低质低价路线。慕尼黑车展上市的比亚迪海豹如果折合成人民币,售价达35-40万元,这个价格在国内都快够得着一台方程豹了!
虽然坊间那些“打败传统豪强”的舆论不够理性,但能证明一种普遍情绪:我们期待中国汽车崛起久矣。
02
实力出海,比亚迪加速全球征程
如何看待今日的比亚迪?无论是国际眼光或者是国内消费者,大概都觉得这家车企像是异军突起,发展太猛太突然。从新能源转型大势来看,比亚迪是被时代选择的真命天子;但从它自身成长经历来看,这不过是蓄谋已久的努力。
今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它是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作为新能源领域最早的参与者,比亚迪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充当小众角色。今日令人羡慕的产销规模,是比亚迪坚守耕耘20年的结果。
有技术,方能长久;有规模,才有效益——大众丰田是这样,对于All in新能源的比亚迪来说亦是如此。今年1-6月,比亚迪新车销量达125万辆,首次跻身全球前十行列;今年1-8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79.2万辆,同比增加82.16%。如今,比亚迪单月销量超27万辆,曾经在燃油车时代称霸的两田一众合资前辈们无奈只能望其项背。
长久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受困于“大而不强”,仅仅把销量搞上去并不能改写这一局面,掌握供应链话语权才是关键。新能源转型赐予中国车企的机会,没有一家愿意错过,更何况已经在这一赛道奔跑了20年的比亚迪呢?
比亚迪这次出展慕尼黑会产生哪些全球影响?售价比国内贵一倍的海豹在海外有多大战斗力?按照瑞银证券研究部对海豹的拆解报告,其总体成本相比上海生产的Model 3和大众在欧洲生产的同级别车型具备明显优势——收获规模效益的比亚迪开始掌握产业链主动权。
从最新公布的出口销量来看,比亚迪的全球梦正在加速。8月,比亚迪出口量达2.5万台,环比增长37.7%。去年全年比亚迪的海外销量不到6万辆,而今年1~8月的销量已将近12万辆。
据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分享:“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在近一年内已进入了15个欧洲国家,并携手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有100家经销商,计划在今年年底达到200家。
【写在最后】
和往年借助慕尼黑车展亮相提升国际曝光度不同,中国车企这次参展几乎都是为打开欧洲销路做实际性准备。在慕尼黑车展中国媒体专场沟通会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比亚迪2023年出口量将达25万辆;首个比亚迪欧洲整车工厂地址将在今年年内确定。“目前来看问题不大”,李总如是判断。
从国内产销一哥到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比亚迪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中国实力。慕尼黑车展已接近尾声,但中国汽车带来的变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