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几日,将军衙署博物院内走西口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与此同时,在昭乌达南路街道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暑期里的学生们正享受着“非遗”公益课堂带来的乐趣。当然,还有刚刚结束的几场演唱会,以及正在进行的“昭君杯”艺术展演活动等等,无不让青城市民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没有先进文化引领,百姓精神世界贫乏,城市灵魂就会黯淡无光,文明也会失去精髓。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立足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全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精品文化工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能级。

文化惠民,搭好了台,唱好了戏,才能达到悦民的效果。将军衙署博物院走西口展览何以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社区暑期托管班“非遗”公益课堂拿什么吸引学生走出家门来学习?在笔者看来,群众参与才是文化惠民的根本。这不仅仅是因为文化惠民为市民带来免费观展、学习的机会,还在于真正能够让文化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愉悦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赋能美好生活。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浸润,才会生机勃勃;勤劳的人民接受艺术的熏陶,才会智慧勇敢,心生幸福美好。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让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唱主角,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激活内心的文化种子,汇聚起汩汩流淌的文化之流,开出朵朵精神文化之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