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吕悉彤 苏萌)为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切实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干部选任、教育培养、管理监督工作中的基础保障,青冈县紧扣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安全高效”原则,高质量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由实体档案 “纸件”向数字档案“指尖”转变的新跨越。
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全力推动档案数字化。将贯彻落实《全省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资质齐全、经验丰富的数字化建设资质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关技术保障。选派2名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组工干部全程参与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确保高效有序推进。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积极争取建设经费40余万元,购置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机柜、服务器、数据库、扫描仪、交换机等必备器材,配置数据采集终端等硬件设施,满足数字化扫描工作需求。在办公用房紧张情况下,积极协调20余平方米办公场所作为数字化建设现场,为县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夯实基础,赋能提升,确保实体档案完整化。为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真实、完整、规范,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基础上,成立领导组织,抽调部内10名优秀干部,开展干部人事档案自查自纠工作,累计召开2次专题培训会议,就如何审核档案加快数字化进程进行再要求再具体再明确,切实做到档案逐卷筛查、材料逐件核实、信息逐项核对。同时,加强与干部所在单位情况沟通,甄别每卷档案信息疑点,研究制定档案查缺反馈清单,对缺失的档案材料,限期补充,由业务人员认真鉴别,去伪存真;对因时间久远,未能补充的材料缺失清单则交由干部本人签字,确保查实有据。自工作开展以来,查缺补漏、分类归档零散材料9000余份,确保档案材料完整,符合数字化工作建设标准。
织密保护,筑牢防线,提升档案数据安全化。严肃执行保密纪律,与工作人员签订入职、离职离场保密协议,工作场地加装24小时高清监控摄像头,防紫外线窗帘、防爆灯等,有效杜绝实体档案信息涂改、泄露、意外等隐患发生,时刻保证档案安全。工作期间,对档案出入库详细核查登记,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约束,同数字化建设资质公司积极沟通调整安排。采取数据库加密维护,实时更换信息系统密码,从源头防止泄密失密行为发生。围绕工作人员职责、数字化档案安全、数据库设备管理等问题,专门研究制定了工作人员管理、数字化现场工作管理、数字化加工保密管理、数字化设备使用、数字化档案数据管理等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增强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严格验收,创新服务,打造档案服务便民化。为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数字化档案高清处理。坚持“同步验收,立查立改”原则,指派专人进行AB岗交叉互检,累计纠正图像模糊、装订不规范、信息录入错误等问题160多处,补齐缺失材料300余份。截至目前,已形成档案目录98432条,全档扫描215320页,高清处理461GB。严格落实干部档案查阅审批管理制度,通过开启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查询65人次,服务离退休、干部选任、职级晋升、公务员登记备案等查询103人次,服务干部信息采集、公务员统计、党员统计、核定工资等查询327人次。同时,规范档案查借阅手续,实现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双轨运行,提升全县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