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 通讯员 姜丹阳 文/图
为献礼深圳经济特区43岁生日,8月26日,大型文史丛书《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崛起》大湾区发展经验交流分享会在南山图书馆举行。
丛书总主编、深圳市法学会副会长、一级巡视员李振河,丛书执行主编、香港国际卫视副总裁、深圳影视产业联合会副会长钱国华,广东省政协常委、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市知联会会长谭刚,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周保民,国家一级书法家陈康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分享会。
(资料图)
▲分享会现场
采访130余位“奠基石”人物
据了解,《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崛起》丛书由深圳市政协联合深圳市各有关部门共同征编,选取金融、文化、物流、高新技术这四大深圳支柱产业,从产业发展崛起的历史进程展开,以百余名亲历者的第一视角切入,系统地梳理了这四大产业以及它们所支撑起的整个深圳经济的发展脉络。整套丛书,既是对深圳产业经济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与总结,更为深圳产业的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与指导,是一套具有重要意义和收藏价值的资料文献。
分享会上,李振河和钱国华回顾了《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崛起》这套大型丛书的征编历程。
▲丛书总主编、深圳市法学会副会长、一级巡视员李振河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纪念日,是个很特殊的日子,是中国乃至深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想通过这套丛书,表达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的祝贺。”李振河说,没有产业的崛起,不可能有城市的崛起;没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故事,也不可能有深圳的故事,产业崛起是一个城市崛起和发展的基础。
▲丛书执行主编、香港国际卫视副总裁、深圳影视产业联合会副会长钱国华
据钱国华介绍,该丛书采访了130余位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奠基石”人物,“谈起深圳的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的关键人物。这套丛书为深圳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史资料。”
全面回顾深圳产业发展历程
分享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受邀嘉宾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大湾区发展过程中的感受和故事。
谭刚从“时间”、“地点”、“话题”三个关键词切入,分享了他对深圳经济、产业发展的观察。深圳市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委员陈康侯就深圳产业发展的边界条件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他看来,“深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每个深圳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加起来就等于深圳。”福田区政协常委张立勤认为,该丛书“是对深圳产业经济发展历程的一次全面回顾与总结,其宝贵之处在于为深圳贡献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金融研究院副秘书长、“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秘书长李凯强调了金融对于深圳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原招商局港口集团运营总监李宏午分享了物流供应链企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融通支撑作用。
▲与会嘉宾合影
一份礼物和一份认可
活动中,李振河、钱国华向南山图书馆捐赠《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崛起》丛书,周保民向二位主编颁发了收藏证书。
周保民在致辞中表示,“南山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缔造者之一,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收到李振河、钱国华两位先生的赠书,这是一份礼物,也是一份认可。南山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平台,这套书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同时也将作为珍贵的地方文献,出现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被千千万万的市民阅读和传播。”
南山区图书馆馆长杨熔表示,“图书馆是一个充满知识、智慧和文化的地方,它承担着传承、弘扬和推广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收藏《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崛起》丛书是对南山图书馆服务的推动。”
最后,陈康向南山图书馆赠送“出门见南山”的书法作品,祝贺本次大湾区发展经验交流分享会成功举办。
审读:孙世建 蒋祝璇